盆上风景 蔚为大观

《中国收藏》杂志2024年10月刊
2024-10-28 13:46:00

      盆栽花卉起源何时,虽已经无法考证,但历代宫廷曾专设负责种花养草的官员。后来伴随着赏花艺术的流行,与花卉相关的器皿随之发展,花盆生产日臻进步。特别是清代,景德镇官窑制瓷业登峰造极,作为历代帝王观赏之物的瓷花盆,更是多姿多彩。

      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养花人谓之花匠,莳养盆景……盆以景德窑、宜兴土、高资石为上等。”在笔者看来,盆器以景德镇窑所制的为上等。其实,景德镇官窑花盆品类层出不穷,形制不一、装饰各异,产有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珐琅彩以及各种单色釉等,流行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六方形、八方形、花口式等造型,往往饰以花鸟虫鱼、亭台楼阁、山水风景、人物故事、吉祥图案,工艺精良,令人叹为观止。
      清代景德镇官窑瓷器大体呈现如下审美特征:工材方面追求工巧细致、珍材贵料,造型方面讲求方正规范、典雅端庄,装饰方面强调雕绘精繁、富饰丽彩,格调方面崇尚高贵奢华、雍容显赫……所以,一件花盆往往多种工艺充分结合,实用性与装饰性完美结合,尽显雍容之美。由此,官窑花盆在皇宫内与其他配套家具、陈设一道,成为宫用器具的组成部分之一。
      康熙官窑瓷器被《匋雅》誉为“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当时,花盆多以“大”为特征,“在胎质、造型、装饰等方面追求精益求精,器型细节变化多样,造型恢宏大气,整体表现出挺拔、豪放的艺术风格”。南京博物院庋藏康熙景德镇官窑器物数万件,其中花盆共14件(青花5件、豆青地青花1件、五彩5件、斗彩2件、洒蓝釉1件),其纹饰或花鸟鱼虫、或山水人物、或吉祥图案,皆乃精品。
 
      画面西洋范儿
      康熙青花为清代之冠,早期带有晚明遗风,胎体厚重,釉色泛青,釉面有黑色棕眼。这类器物大部分带酱口,器底有跳刀、粘砂等现象,发色灰暗。器型除香炉等祭器外,常见盘、碗、杯、笔筒等器皿,造型略显笨拙,纹饰简单粗放。中期形成一种风格,胎体由灰白转变为洁白细腻,胎质坚硬、胎体变薄,釉色细白润泽、光亮似玉,深沉釉底,紧贴胎体。当时,青花多用国产浙料,提炼纯净细腻,极富立体感,有“青花五彩”之誉。技法多用分水法,有的还用西洋画的透视方法,使画面有了新风范。
      一件青花香草龙纹簋式花盆高34厘米,口径40厘米。其胎体厚重,造型、纹饰皆仿青 铜簋,口沿内壁有唇边,直腹,胫部弧收,底部外轮廓似外撇的高圈足,内为极浅的环形圈足,底部中心有一个直径1.5厘米的小洞。白釉润泽,外壁主题纹样为香草龙纹,胫部为沥粉垂叶纹。
      另一 件青花莲池花鸟纹花盆(图1)高37.5厘米,口径53厘米。它同样胎体厚重,折沿,直腹,微敛,胫部弧收,浅圈足,足端宽平,内足墙为斜坡状,底部有一个直径不到2厘米的小洞。其白釉润泽,青花发色有层次感。通景式构图,鹭鸶纹以淡描青花笔法勾勒,荷花纹、莲叶纹、翠鸟纹则以青花混水笔法绘成,淡描、混水并用。青花混水法,最早始于明代弘治年间,画面多不见笔触,浓淡有致,具有水墨渲染之韵。康熙时期,技法日臻成熟,浓淡色阶丰富。
11.jpg
图1 清康熙 青花莲池花鸟纹花盆
 
      再看青花寿山福海纹花盆(图2)高36厘米,口径60厘米。其体型硕大,胎质坚致,折沿,直腹略收,胫部一周略微内凹,大平底,有一阔洞。外壁白釉匀净滋润,青花发色靛蓝而有层次。绘通景式纹样,一侧 绘波涛汹涌,红日高悬,祥云缥缈,蝙蝠翻飞,山石高耸,松柏苍劲;另一侧绘梅花鹿、青松、蝙蝠,组成“福禄寿”纹,寓意寿山福海;胫部饰以莲纹。折沿
下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12.jpg
图2 清康熙 青花寿山福海纹花盆
 
      寿山福海纹是传统的吉祥纹样,初绘海浪山石以隐寓,后常绘蝙蝠,以谐音示福。青花麻姑献寿纹六棱菱花式花盆(图3)高31.5厘米,口面42厘米×58厘米。其造型为两面对称的六棱式,折沿,沿面为菱花口式,腹部略作内弧式,微上丰下敛,平底,下有两只小洞,设四只如意式角足。足端外沿与折角处皆起阳线。外壁白釉润泽,腹部六面纹饰皆绘麻姑献寿纹,麻姑与侍女或捧灵芝,或持寿桃、或擎果盘,乘骑着麒麟等瑞兽,纹样以祥云松柏相衬,一派祥瑞之气。纹样依花盆的造型有主辅之分,两个正面绘麻姑,有侍女同麒麟、梅花鹿相伴;四个侧面相对简单,仅绘麻姑一骑。内壁半釉,下半截斑釉淋漓。折沿下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13.jpg
图3 清康熙 青花麻姑献寿纹六棱菱花式花盆
 
      青花福禄寿纹六棱菱花式花盆高19.2厘米,最宽37厘米。其胎体厚重,通体作六边形。折沿,腹部略作内弧式,下收,平砂底,有一约2厘米的小洞,设六只如意式角足。花盆的口沿、足端外沿与折角处皆起阳线。外壁白釉润泽,沿面饰绘竹叶、灵芝、松树等,腹部六面分别绘福、禄、寿纹,青花 发色纯正浓郁。一面折沿下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另有青花携琴访友图长方花盆高18.5厘米,口面33厘米×22厘米。其长方造型,折沿,直腹,胫部弧收,平底,下设四只角足,底有两个约1厘米小洞。外壁白釉润泽,青花发色纯正。四面纹饰取法文人画,以混水笔法绘山水人物纹,红日高照,祥云缭绕,崇山峻岭之间江河横流,白帆片片,小 桥流 水点缀其间,亭台楼阁隐隐可见,有水墨丹青之韵。正面一边折沿下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一行楷书款。
      豆青釉是康熙瓷中名品。豆青地开光青花夹紫白釉堆花花卉纹长方花盆高23.3厘米,长34.5厘米。胎体比较 厚重,通体长方造型,折沿,内外宽出,直腹,微带弧度,下敛,圈足,盆底有小洞。四面开光装饰青花夹紫白釉堆花花卉纹,青花画叶子,白彩绘花朵,釉里红点蕊。它的制作工艺是在白釉堆花处用毛笔蘸瓷粉堆出花卉纹,同时绘青花釉里红,再上白釉一次性烧成。
 
 14.jpg
图4 清康熙 五彩八骑敬宝纹花盆
 
15.jpg
图5 清康熙 五彩花鸟纹花盆
 
 
本文节选2024年10期《中国收藏》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222.jpg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收藏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收藏》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收藏》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