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传统模式 造就一场艺术奇遇——专访苏富比亚洲区主席仇国仕

《中国收藏》杂志2024年10月刊
2024-10-30 11:18:04

      香港中环的“心脏地带”置地遮打,繁华的商铺、汹涌的人潮之下,一个“别有天地”的艺术新地标已瞩目开启——今年7月,苏富比全新旗舰艺廊在这里盛大揭幕,难得一见的艺术杰作、奇珍异宝云集一堂,为亚洲藏家及艺术爱好者奉上了一场场流动的艺术盛宴。

22.jpg

仇国仕

苏富比亚洲区主席及亚洲艺术部主席兼环球主管

      近日走 进苏富比 新艺廊,你会有幸看到高逾3米、宽8米的张大千《巨荷》六连屏,这件泼墨巨制创作于1960年,是张大千传世尺幅最大之作,首度在亚洲展出。此外,从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到古代犍陀罗造像,从意大利古典素描到当代艺术设计,从恐龙化 石到顶级手袋……异彩纷呈的艺术精品令观众目不暇接。
      除了一饱眼福的机会,香港苏富比宣布将于10月拉开秋季拍卖的序幕,呈现一系列出自重要私人珍藏的中国书画、古董珍玩,为藏家提供收藏良机。日前,《中国收藏》杂志记者邀请苏富比亚洲区主席仇国仕做了一次专访,请他带我们走进“别有天地”的苏富比全新旗舰艺廊大开眼界,同时也特别推荐一些此季不容错过的亮点。
      《中国收藏》:与一般意义上的拍卖行或艺廊相比,苏富比新旗舰艺廊有何特别之处?
      仇国仕:全新的苏富比旗舰艺廊超越了传统拍卖行或画廊的概念,我们的愿景是将其打造成 连接全球艺术爱好者的文化中枢,无论是新晋藏家还是资深鉴赏家都汇聚于此。
      艺廊空间坐落于香港繁华的心脏地带——置地遮打,这一地理位置不仅赋予了其极高的连接性和可见度,更使其成为香港最引人注目的地 标之一。每月超过130万人次的客流量,加之醒目位置与对外开放的姿态,共同构成了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借此新艺廊,苏富比持续致力于拓宽艺术领域、深化艺术体验,以及培育香港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收藏文化。我们诚挚邀请每一位访客踏入这片“别有天地”,通向一个灵感不绝、探索无界的艺术世界。
23.jpg
 
24.jpg
苏富比旗舰艺廊上层是Sotheby’s Salon精品概念店,下层则是高达6米的博物馆级展览空间,张大千《巨荷》六连屏近日在此展出。
      《中国收藏》:苏富比新艺廊空间本身就堪称一件“艺术品”,诸多设计巧思藏于其中。您能否介绍一下其中的看点?
      仇国仕:苏富比旗舰艺廊由荷兰鹿特丹建筑规划事务所MVRDV设计。在向设 计师阐述项目愿景之初,我们引用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供石是道家思想的具象化投射,也成为打造这一沉浸式空间的灵感源泉,融会贯通古今。
25.jpg
宋仁宗赵祯及宋高宗赵构临王羲之《兰亭序》
水墨纸本及绢本 手卷
宋仁宗书法26厘米×78.7厘米
宋高宗书法26厘米×98.5厘米
估价待询
据本幅题跋与所知资料中,可证实本幅高宗书赐陈康伯后一年(1150年),宋人陈璠即题于后,元代文人许有壬(1287年至1364年)曾观并跋。至明代,宣德时萧镃(1393年至1464年)于龙士郁家得见此二卷合装,并评为“希世之宝”。清代则历经曹溶、梁清标、鲍漱芳、铁保、韩荣光、潘正炜等世家收藏,百余年来秘藏于潘氏家族,从潘正炜之“听颿楼”一直传至潘祖尧之“小听颿楼”。
      旗舰艺廊的地下层设有博物馆级展览空间,旨在提供沉浸式的艺术体验。Grotto艺廊位处地下楼层中央,紧邻两侧分别是Pantheon艺廊与Sanctum艺廊,每个区域皆以深酒红色和炭黑色的木材装饰。展览空间高6米,高低错落的天花板营造出玲珑峰谷骤然起伏的艺术效果,令人仿佛置身于幽 谷之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一楼的Sotheby’s Salon,这是一个明亮、有趣并充满活力的精品概念店。两层空间的对比同样是受到了道家美学的启发,它们之间产生的张力为整个艺廊带来了独特的刺激观感。
      连接这两层空间的一条木质梯间通道(Portal)也颇具特色,它不仅具有连通上下的功能,也是连接不同艺术体验的通道。作为苏富比艺廊的一大亮点,这里迅速成为香港一处不可错过的拍照打卡地。
26.jpg
 
27.jpg
清 石涛《花卉诗册》(局部)
水墨纸本 八开册 35.2厘米×26.5厘米×8
估价:1000万至2000万港元
“小听颿楼藏珍”专场拍品
      《中国收藏》:我们看到不同门类、形式的艺术品在新艺廊同台亮相,将“跨界”玩到了极致。那么,苏富比这样的呈现方式是否考虑到当下亚洲收藏需求的变化?
      仇国仕:我们的目标客户既涵盖了希望拓展收藏领域的资深藏家,也面向那些渴望在苏富比亚洲屹立已久的拍卖门类中发掘杰出作品的各界人士。选择在香港的心脏地带设立旗舰艺廊,是我们积极拓展新客户群体、实现宏伟愿景的重要举措。
      当前,跨门类收藏趋势在亚洲尤为明显。如今的亚洲藏家更加与国际接轨,品位也日趋成熟,不少人的收藏领域从当代艺术、音乐手稿跨越至恐龙化石及中国古典家具。这一趋势反映了近年来的藏家群体结构变化,越来越多年轻且品位成熟的藏家正在崛起。
      我们观察到,2024年上半年苏富比的年轻客户(40岁以下)增加了30%,占总竞投人数的31%。为了迎合他们多元化的兴趣和习惯,苏富比旗舰艺廊将持续呈现史上杰出的艺术和奢侈品,在与现有藏家保持深度互动的同时,也吸引更广泛的公众群体,激发他们首次购藏的热情。
      在旗舰艺廊的一楼,Sotheby’s Salon精品概念店将全年无休,作为我们的一大标志性业务,提供全球独一无二的极致零售体验。在这里,你可以购藏恐龙化石、珍贵名表、罗马雕塑、当代艺术佳作、毕加索陶瓷、非洲面具或稀有初版书籍 ……超过200件横跨8000万年文明、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精品可供诸位即时收藏,价格从5000港元至5000万港元不等。每一件珍品、每一幅画作都如同开启一场旅程的“门票”。
      每间Salon展示的佳品都异彩纷呈,并融入了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蕴,为来自不同时代和地域的珍品造就了一场奇遇。
      《中国收藏》:据了解,10月,苏富比将于新址拉开本季拍卖活动的序幕,相信不少藏家早已翘首以待。此季拍品阵容您能先向我们“剧透”一二吗?
      仇国仕:亚洲艺术拍卖是苏富比进入亚洲推出的首个拍卖板块,今年10月,香港苏富比将以多场亚洲艺术拍卖拉开本季的帷幕,也以此表达一份致敬。我们 将 隆 重 呈 献“小 听 颿 楼藏珍”,此乃潘氏庋藏,其家族立业于清朝鼎盛时期,成为广东洋行殷 商中的名门望族。此 家传庋藏由潘有为(1743年至1821年)奠基,经过潘正炜(1791年至1850年)听颿楼的扩展,传 到潘祖尧(1942年至2022年)所立的小听颿楼。该家族珍藏累积了家族两个世纪品鉴、学问的结晶,历多代撷英拔萃,集数千年来显赫书画大家之作。此次“小听颿楼藏珍”专场首推的是宋仁宗赵祯与宋高宗赵构临王羲之《兰亭序》卷,百余年来秘藏于潘氏家族。王羲之《兰亭序》被奉为法书至高经典,历代书家无不精研临摹。今传之各本《兰亭》书迹中,以宋人书为最少,几不可见,此宋仁宗及宋高宗之临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将于10月16日以单一拍品专场亮相。同日还将呈现潘氏家族珍藏的一系列书画及瓷器等。
      本次亮点还有“扇海——小万柳堂旧藏明清书画扇面”专场。“小万柳堂”藏品精品荟萃,其主人廉泉、吴芝瑛夫妇出身世家,出入名士门第,为人仗义,雅好诗文,收藏颇富,所藏明清扇面多得自姻亲宫本昂、宫昱兄弟。宫氏兄弟为扬州巨富,宦游一生五十余载,尽心搜罗古书画,集毕生之心力,将所藏千余件扇面辑成《书画扇存》,并传承予廉氏夫妇。此次拍卖将呈现逾百件小万柳堂藏品,上起吴门意趣,下迄四王吴恽精品,脉络清晰,流传有绪,部分更长期借展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并有多次著录出版,识者自珍。
28.jpg
清 王时敏《烟雨幽壑》
设色纸本 扇面 16.8厘米×54.7厘米
估价:20万至40万港元
“扇海——小万柳堂旧藏明清书画扇面”专场拍品
29.jpg
明15世纪初 钧窑玫瑰紫釉渣斗式花盆 
底刻“三”字 直径23.5厘米
估价:800万至1500万港元
“小听颿楼藏珍”专场拍品
30.jpg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高35.5厘米
估价:600万至900万港元
“艺海观涛:坂本五郎珍藏中国艺术–
选粹(一)”专场拍品
31.jpg
明末黄花梨高扶手四出头大禅椅
86.5厘米× 62厘米x101厘米
“坐看云起”专场拍品
估价待询
 
32.jpg
北宋米芾铭玄芝岫灵璧石
25厘米×28厘米x17.5厘米
估价:600万至1000万港元
“坐看云起”专场拍品
 
      探讨禅宗美学的“坐看云起”专场也颇具看点,领衔拍品为一把明末黄花梨高扶手四出头大禅椅。坐禅是文人生活中重要的一环,除了禅椅,还包括供石。该专场也将并献一系列供石,与旗舰艺廊的设计环环相扣。
      此外,我们还将荣幸呈献日本坂本五郎和秦峰男这两位著名藏家的精选藏品。此两组珍蓄甚丰,云集高古青铜器、宋代陶瓷、佛教艺术品以及漆器等中国古代艺术品。对于品位极高的中国艺 术 藏家来说,此次拍品皆属上乘之作,不容错过。
      《中国收藏》: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到苏富比新艺廊,从春秋两季拍卖周变为各板块分散举槌,这种经营模式的变化意味着什么?苏富比未来的拍卖有着怎样的定位?
      仇国仕:旗舰艺廊的开幕,标志着苏富比迎来了新纪元。过去,春秋两季大拍总是在香港会展中心集中于 一周内呈现,给藏家们带来的体验如同一场饕餮盛宴。
      如今我们可以利用艺廊空间更加从容不迫地规划拍卖日程,将每一场拍卖都精心雕琢,仿佛大厨逐一烹饪并端上的精致佳肴,以实现全天候与藏家互动。拍卖依旧是苏富比的核心业务,但今日的苏富比已远远超越了传统拍卖模式的界限,向全年无休的沉浸式艺术体验、博物馆级展览及精彩展演华丽转身。苏富比也将继续深耕收藏文化,携手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藏家,共同构建更加紧密、多元的艺术生态体系。
 
 
本文节选2024年10期《中国收藏》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222.jpg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收藏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收藏》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收藏》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