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 呈现“天地大观”
3月21日,位于上海的龙美术馆以“天地大观——跨越时光的文明印记”特展拉开年度大展的序幕,200余件商周至明清的文物汇聚一堂,铺展出一幅纵贯三千年的华夏文明图卷。从商周甲骨文的古老符号,到明清御窑的瓷艺巅峰;从青铜重器的庄穆礼制,到文人案头的清雅雅玩,展览以器 物为脉络,串联 起中华文明从 未断裂的精神传承。
此次展览堪称“ 国宝大赏”——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时隔八年重归沪上,其金线细密如织,朱砂点染威 严;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时隔十年再次亮相上海,釉色莹润,彩绘鸡群栩栩如生,再现明代御窑巅峰技艺。更有多件重量级器物首次公开亮相,如西周青铜兮甲盘、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元青花云龙纹大罐、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等。
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与馆长王薇深耕收藏30余年,此次展品皆经严谨考据、流传有绪。王薇表示,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是对文明的守护。展览配套的瓷器与杂项画册不仅收录了展品,更补全因空间限制未展之作,只为让观众触摸更完整的文明脉络。刘益谦同时担任本次展览的总策划,他强调:“这些展品不仅是帝王将相的权柄象征,亦是匠人指尖上的温度,更是文化碰撞的火花。当年轻的一代驻足或沉思时,我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华夏文明的符号,更希望这种传统匠人精神在每一个人的血液中流动。收藏是私人的,但文明属于所有人,三千年时光的厚度,终将化作展览中一器一物的灵光。”
展览现场,四只灵动的机器狗穿梭于文物之间,与青铜器、玉雕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机器狗是现代创新的见证,文物是凝固的历史记忆,科技与传统在此碰撞,二者同台演绎着文明传承的永恒主题。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6月29日。






“天地大观——跨越时光的文明印记”展览已于日前开幕。这场龙美术馆的年度重磅大展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中国嘉德创始人陈东升,浙江省博物馆馆长纪云飞,佳士得亚洲区主席程寿康,苏富比亚洲区主席、亚洲艺术部主席兼环球主管仇国仕等大咖云集一堂。
金石寿
“金石寿”是本次展览的第一个板块,包含甲骨刻辞34例,青铜器、高古玉器、玉玺等13件(套)珍稀文物。甲骨、青铜器、玉器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华文化的延续与永恒的内涵。商代甲骨文作为最早成熟文字,以龟甲、兽骨为书写载体,通过占卜刻辞记录政治、宗教与社会制度。正确解读甲骨文可以成为解码商代政治、经济、宗教等历史细节的关键密钥。商周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皿,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几何纹等抽象纹饰,既是对宇宙秩序的想象,也是礼制等级的具象化表达。汉代将玉石温润、坚韧的物理属性与儒家伦理结合,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玉璧喻天圆地方,玉琮通天地神权,玉玺则成皇权正统的“金石”凭证,象征政权稳固,而明清文人则将个人志趣凝于方寸金石之间,形成独特的“印寿”文化,延续至今。

西周 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 青铜兮甲盘
高11.7厘米 耳距直径47厘米
作为西周晚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兮甲盘是中国现存最早、文字最丰富的青铜器铭文档案之一,其内壁133字铭文,印证了多部典籍中已缺载的历史史实,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宋代宫廷收藏唯一可见之实物,可谓流传年代最久远的国宝重器。

汉 跽坐吏玉灯、盘(两件)
高8.5厘米 直径12.3厘米
汉跽坐吏玉灯是迄今考古发掘和传世遗存的唯一可见的玉雕灯俑,更是仅见的簪笔人物雕刻品,是一件具有考古标型价值的重要文物。

战国 青铜错金银嵌琉璃乳钉纹方壶
高35.1厘米
这件乳钉纹方壶装饰有金、银、彩色琉璃。它所饰的金乳钉应该是先在成器上镶青铜乳钉,再取金片镶覆其上,应为王室贵族所制。
器载道
瓷器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瑰宝,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与创新。该板块展出12件宋、元、明、清顶级瓷器,呈现中国瓷器文化巅峰时刻的造诣。从宋瓷的含蓄内敛到清瓷的华丽外显,这些器物不仅是工艺的演进史,更是中国社会权力结构、哲学思想与审美变迁的载体。
北宋汝窑以“ 雨过天青”的釉色闻名,呼应宋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南宋官窑琮 式瓶、鬲式炉等器型融入儒家青铜器的礼制思想。元代苏麻离青钴料传入中国,使得釉下 彩瓷的装饰元素更加丰富,元青花 成为中国陶瓷从素瓷走向彩瓷的标志。明代的釉上彩瓷有了进一步发展,五彩、斗彩名品辈出。到了清代,釉上彩技法再次获得创新,珐琅彩、粉彩、洋彩等技法使釉上彩瓷的装饰更加细腻与华丽。清代彩瓷的炫 技,映射出帝国盛衰与中西文化碰撞的复杂图景。


战国 青铜错金银嵌琉璃乳钉纹方壶
高35.1厘米
这件乳钉纹方壶装饰有金、银、彩色琉璃。它所饰的金乳钉应该是先在成器上镶青铜乳钉,再取金片镶覆其上,应为王室贵族所制。

元 青花水波云龙缠枝莲花纹大罐
直径33厘米 高27.5厘米
此罐直口,溜肩,下收敛,造型稳重大气。罐体通身上下四层纹饰:海浪纹、缠枝莲纹、云龙纹和变形莲瓣纹,层次分明。腹部为主题纹饰,双龙飘逸灵动,龙身周围祥云朵朵,胫部下承十瓣仰莲纹,内填绘垂云纹和滴珠纹。青花发色明快艳丽,通身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带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是典型的元代景德镇瓷器釉色。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花神杯
直径6.5厘米至6.8厘米
十二月令花神杯是康熙御窑五彩佳作,依月令之数为一套。一花一月,并配诗文,十二杯分别以迎春、杏花、桃花、牡丹、石榴、荷莲、兰草、桂花、菊花、月季、梅花和水仙为绘。
思无邪
这是本次展览的第三个板块,顺着阶梯往地下展厅延伸,展出11世纪至明清时期的8件文物。11世纪至12世纪的西藏铜瑜伽士造像以莲花坐姿呈现,双手结冥想印,双目圆睁,凝视前方,彰显大师之威严与智慧。明早期佛造像造型饱满、线条流畅,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佛造像造型优美,注重细节刻画,服饰、佩饰(如璎珞、帔帛)以及台座的设计呈现时代的审美趣味与工艺水平,映射出明清帝王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
11世纪至12世纪的西藏铜瑜伽士造像以莲花坐姿呈现,双手结冥想印,双目圆睁,凝视前方,彰显大师之威严与智慧。明早期佛造像造型饱满、线条流畅,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佛造像造型优美,注重细节刻画,服饰、佩饰(如璎珞、帔帛)以及台座的设计呈现时代的审美趣味与工艺水平,映射出明清帝王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

11世纪至12世纪西藏铜瑜伽士坐像
高34.2厘米
此尊坐像为西藏早期青铜雕塑的杰作,雕像以莲花坐姿呈现,双手结冥想印,双目圆睁,凝视前方,面容栩栩如生。
本文节选2025年4期《中国收藏》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收藏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收藏》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收藏》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