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信心可以在上海‘扎’下来了”—— 专访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世清

《中国收藏》杂志2021年8月刊
2021-08-12 12:27:50

      1000余件拍品、2.68亿元总成交额、5个白手套专场、近九成的平均成交率……近日,中贸圣佳2021上海首届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圆满收槌。而在此之前,它才刚刚结束了2021春拍和首届圣佳艺博会。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中贸圣佳一连串的动作引发了业界的好奇和关注,其最终取得的佳绩也让人看到了一家老牌拍卖公司的实力。

 

3556.jpg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世清

 

      那么,从京城迈入申城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哪些文物艺术品更受上海市场欢迎?京、沪两地的拍卖定位又有何差异……对于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日前,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世清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高成交 精准把脉市场

      在此番迈入上海市场的首次尝试中,中贸圣佳无论是从拍品的甄选还是专题的呈现形式上都下足了功夫,因此七大专场成交喜人、可圈可点。比如竞投时间长达7个多小时的中国书画专场,成交率高达94%,共斩获8022万元的总成交额;古董珍玩板块以8个专题呈现,平均成交率高达九成,总成交额逾1.35亿元。

      《中国收藏》:取得2.68亿元总成交额的成绩是否符合预期?

      薛世清:中贸圣佳上海首拍的成绩是超出预期的。我们在拍前预估的理想成交额是1亿至1.5亿元之间,没想到最终斩获了逾2亿元,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激励,也给了我们信心——完全可以在上海“扎”下来了。

      《中国收藏》:不难发现,包括中国书画、古董珍玩、现当代艺术等专场的成交率均高达九成以上。中贸圣佳是如何做到精准定位的?

 

3648.jpg

在中贸圣佳上海首拍的预展现场,千余件臻品雅器云集,吸引了各方藏家及艺术爱好者前来共襄盛举。

 

      薛世清:此次筹备上海拍卖的时间其实很短,整个拍品征集过程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但我们在拍品甄选上下了一番功夫,挑选出更符合上海市场需求的精品。基于我多年从事艺术品行业的经验,上海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我心里其实早已有了一杆秤。

      总体而言,此番拍卖中呈现的都是“接地气”的、较容易让市场接受的拍品。尤其是书画门类,我们针对南方市场推出了成系列的专场,其中的拍品基本都与南方的历史人文有密切关联,包含各种名人家藏、文物商店旧藏等专题,最终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就器物板块而言,此次拍卖的规模和拍品数量并不算大,但每种门类几乎都有所涉及,并将艺术品划分为不同的档次和结构,以多个专题的形式呈现,让藏家、行家以及刚刚涉足艺术品收藏的朋友等等,都能参与进来。在现当代艺术部分,我们也精心挑选了苏天赐、李山等南方艺术家的代表作。从拍后的整体情况来看,这样的策划构思还是较为精准的。

 

3719.jpg

陶冷月《竹荫对月》 沈卫行书书法成扇 设色纸本 50厘米×18.5厘米成交价:92万元

 

      《中国收藏》:从2021年春拍到上海首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成功举办两场拍卖,这样的效率实在令人惊叹,同时也让不少人感到好奇——在疫情影响下,拍品征集无疑是一大难点,中贸圣佳是如何攻克这个难点的?

      薛世清:的确,这次拍品的征集时间紧、任务重,并且由于疫情的影响,海外征集受到很大冲击。现在,我们与一些客户的交流沟通方式基本都以电话、微信和邮件等形式为主,因此开展海外业务受到了较大的制约。我们也期待着海内外市场的交流能尽快地恢复正常,使拍品征集范围更宽更广,能有更多更优质、新鲜的拍品被征集回来。

      此外,中贸圣佳拥有一支敢打敢拼的勤奋团队,能抗压、够努力。经过这几年的调整,中贸圣佳的业务团队可谓汇集了各个门类的精英人才。基于此,我们在满足北京大拍和圣佳四季拍卖的正常运转之外,还能再增加一个新的拍卖板块,并精准、及时地完成任务。

 

 

 

本文节选2021年8期《中国收藏》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222.jpg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收藏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收藏》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收藏》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