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卡纳齐 大展宋代古物之美

《中国收藏》杂志2023年10月刊
2023-10-26 14:48:11

      金秋十月,海内外又将掀起一轮中国文物艺术品大展热潮。10月19日至11月4日,一场聚焦中国宋代艺术之美的“公元十二至十四世纪的中国陶瓷、漆器和金器”展览,将在位于英国伦敦克里福德街的埃斯卡纳齐古董行拉开帷幕。

 

25.jpg

北宋 黑釉瓜棱钵

北方黑釉或磁州窑

高8.5厘米 宽14.7厘米

 

     作为享誉全球的古董商行,埃 斯卡纳齐以独到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眼光深得全球众多博物馆及知名藏家的信赖,其历年举办的展览都因展品之珍贵、精彩而令业界瞩目。此季,18件主要诞生于宋代的陶瓷、漆器及金器即将亮相,它们大多出自知名收藏,并曾在巴黎橘园美术馆、威尼斯总督宫、华盛顿史密森尼学会和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国际知名机构展出。

     本次展览中,一件口径为13.5厘米的金錾刻圆盘堪称宋代金器的典范,很可能为宫廷或高层官吏特 制。其光素的盘心錾刻简朴的卷枝花卉,与唐代繁复的纹饰截然不同。对简练形式的强调和对有机图案的流畅运用,让人不禁联想起宋瓷如定窑器物的美北宋 黑釉瓜棱钵北方黑釉或磁州窑高8.5厘米 宽14.7厘米学。据了解,此盘曾为中国古董收藏和经营先驱查尔·维涅(Charles Vignier,1863年至1934年)和知名中国艺术品藏家卡尔·坎普(Carl Kempe)博士收藏。其还曾在巴黎橘园美术馆(1937年)和华盛顿史密森尼学会(1954年至1955年)展出,1960年和2021年两度在伦敦东方陶瓷协会展中展出,后者为该协会成立百年的纪念展,足见此盘的重要性。 

 

26.jpg

宋 金錾刻圆盘

直径13.5厘米 

 

     展览中还包括一只北宋黑釉瓜棱钵,从器型上看或为孤品。其独特的褐色斑纹与磁州窑的黑釉铁锈鹧鸪斑器一致。然而,在文献中找不到类似的瓜棱形器皿。此钵原为知名收藏家乔治·梅纳斯(George de Menasce,1890年至1967年)收藏,1954年在威尼斯总督宫展出,并曾于1952年、1960年和2021年三度在伦敦东方陶瓷协会展出。

      定窑瓷器是宋金时期宫廷和 官 吏 的 主 要 用 瓷,烧 制 始 于 9世 纪 左 右,1 1 世 纪 至 1 2 世 纪 期间 达 到高 峰,被认 为是 宋瓷中的经 典。此 次 展 览 将展出一只精 美硕 大的定 窑白釉 刻 花 碗,其 纹饰流 畅,釉 色 莹 润,显 然 是 一 件 奢华的宫廷 用品。它 的前藏 家包 括巴尔(A.W.B a h r,1877年至1959年)—— 一位在中国出生长大的中国艺术品收 藏 先 驱,以 及瑞典政治家约翰内斯·赫尔纳(Joh a n ne s Hel l ner,1866年至1947年)。此碗曾于1950年在哥本哈根丹麦装饰艺术博物馆展出。

      一只极其罕见的灰被茶碗是此次展览中的重要看点,其为南宋时期于福建建阳水吉镇建窑烧制而成 。此碗在日本被称为“灰被天目”(泛指部分黑釉器灰般的釉色),传世之例仅有少数,而本件因其釉色为纯灰而被认为极其罕见。该茶碗被收录在1660年左右出版的《玩货名物记》中,乃首次被作为珍品记载在册,注明为甲斐国(今日本山梨县)知名的毛利家族的藏 品。近50年来,其一直被借予京都相国寺乘天阁美术馆展出。

      该碗还配有一只元代黑漆嵌螺钿盏托,上面饰有繁复缠枝花卉。虽然尚不清楚这两者是在 何时被配对,但它们被一起装在一只精巧的木盒里。此 盒当是 明治时代早期(1868年至1912年)毛利家族特制而成。据了解,此灰被碗及盏托被日本画派画家竹内栖凤(1864 年至1942年)于20世纪早期从毛利家族购得。1970年,知名茶艺大师、收藏家、京都相国寺乘天阁美术馆馆长有马赖底(1933年生)从竹内栖凤孙子手中将其购得。

      还有一件罕见的陕西耀州窑青釉瓶同样出自日本收藏,是已知为数不多的此类器型物之一,类似的器物存于巴黎吉美博物馆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过去70年来,它在日本频繁展出,包括1961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1978年在大阪市立博物馆以及1991年、1997年在大阪东洋陶瓷博物馆。

      其更被列入东方陶瓷学会2021年在伦敦举办的百年纪念展。

 

27.jpg

南宋 建窑黑釉灰被茶碗

配元代黑漆嵌螺钿盏托

碗口径12.8厘米 盏托宽16.7厘米

 

本文节选2023年10期《中国收藏》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222.jpg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收藏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收藏》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收藏》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