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火车群留下属于时代的符号

《中国收藏》杂志2021年11月刊
2021-11-24 14:07:4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这一名句,描写的正是宁夏中卫沙坡头。作为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人们来此不仅可以欣赏到塞上江南的自然风光,还能将中国首条沙漠铁路蜿蜒穿越的人间奇迹尽收眼底。

      如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赫然崛起了一处别开生面的文化新景观。其散发着时代光芒闪耀而来,与当地独有的厚重沧桑交织融合,刚毅又热烈。它就是宁夏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宁钢)历经十年累积打造而成的时代光耀研学文创基地。

      82台蒸汽火车头、绿皮车厢及各类旧机械,组成了当前国内最大规模的蒸汽机车收藏集群;独创“头带车、车成馆、馆成列、列成行、行成街”的布局,将各类与铁路和工业相关的展品融入当中……前不久,以“工人阶级跟党走”为主题,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宁夏钢铁集团主办,中国收藏家协会铁路文化收藏委员会、宁钢老火车工业博物馆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铁路文化收藏交流大会”在该基地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逾3万件民间藏品汇聚亮相,酣畅淋漓地展现了这个看似小众的收藏门类背后巨大的能量与热情。

      当满载珍藏的老火车喷着白气在铁轨上运行的场景被还原,就连屏幕前的网友们也沸腾了,直呼目睹到了铁路与工业文化收藏的“天花板”。无疑,露天钢筋铁墙上的那些锈迹斑斑,如同“勋章”一般,默默印证了大国工业时代曾走过的辉煌;而进入到干净整洁的车厢,又仿佛是在时间与空间中不停切换,无论是老照片还是老物件,都凝聚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尽管此次活动只有短短3天,却依然成功地打开了参与者的记忆闸门;“重回”激情年代,心中似乎有股火热在涌动。于是在赞叹之余,人们不忘将好奇的目光投向了主办方之一的宁钢。能有余力涉及收藏,并以此推动自身文化建设,一定程度地证明了企业的财力雄厚与其明晰的发展战略规划。那么,作为产能200万吨、年产值100亿元的宁夏最大钢铁联合企业,又为何格外钟情于铁路收藏?

      带着业界关心的话题,日前,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宁钢集团总经理王黎明,时代光耀研学文创基地正是在他的力促和带领之下建设而成。

      “我所体会到的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最独特的风景往往不是站在山顶看到的那些,而是在半坡乃至谷底。人的经历多少与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感恩走过的时光,希望能用某种方式留下其中那些独特、美好的记忆符号。”采访中,王黎明给人的印象既有商人的敏锐,也不乏诗人的感性。这与他职业经历丰富且充满了戏剧化色彩不无关联——当过军人、做过教育、任职机关干部,甚至还曾是“北漂”中的一员。或许,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心灵,都在等待和寻找人生的那辆“列车”,它将搭载情怀与力量,路过各色风景,驶向更为广阔深远的天地。

      《中国收藏》:时代光耀研学文创基地是宁钢老火车工业博物馆所在,为何会选择开设这样的博物馆?

       王黎明 ,为何会选择开设这样的博物馆?王黎明:宁钢的前身是中卫县铁厂。2014年,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坡头景区大门外的老铁厂要拆迁,那些老机器见证了历史,是时代的印迹,看着它们转眼就要变成“废品”,我觉得特别可惜,于是就搬回了很多放在宁钢的厂区。当时的想法是,即便只是搁在这儿,也有着历史存在感的提醒意味。

      后来,宁钢购藏了两台老火车头,与这些老机器放在一道装饰钢厂园区,没想到效果竟然出奇地好!而随着宁钢陆续又购藏了一些老火车头,如此搭配更是越看越和谐。首先,老机器与火车头都出自同一时期;其次,它们都与钢铁铸造密切相关,老火车同时又承载着运钢的功能。基于此,我就计划不光要把它们都用起来,开设博物馆,还要举办相关的展览。

      另一方面,宁钢的几位高层领导都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相信我们60后大多对老工业时代的物件都有一种莫名的情怀。比如我们董事长对火车情有独钟,书记更在铁路上工作过。这也是宁钢成立老火车工业博物馆的一大动力。

 

1918.jpg

1918.jpg

       《中国收藏》:老火车工业博物馆最大的特色在哪里?

      王黎明:我们不拼藏品数量,比的是特色和布局,是独有的文化理念。比如打破常规,没有把火车作为展品放进展厅,而是决定置于露天,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观众站在火车面前,就好似置身于那个年代,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同时车厢又是“展厅”,走进去观众会发现大有文章。

      宁钢收藏的这些老火车,每一辆都有故事可说。比如“雷锋号”,系中国铁路兰州局原银川分局于1990年2月正式命名,它是继“毛泽东号”“朱德号”“周恩来号”“黄继光号”后,全国铁路第五台以领袖或英雄人物命名的机车。今年3月5日雷锋纪念日,这台机车由兰州局授权入驻宁钢时代光耀项目基地。

      我们还从焊枪下抢救出了不少珍贵的第一代老火车头。它们原本数量很少,能完整保留下来,为其注入“新生命”,特别有意义,因为宁钢的收藏本身也属于社会的收藏,这是力量和风采的展现。

      《中国收藏》:时代光耀研学文创基地的“学”字,首先关系到的是员工教育。对此能给我们举例说明吗?

      王黎明:相信来过的朋友一定都注意到了,基地有两辆火车就叫“宁钢号”,车厢内专程展示的是宁钢60年的发展历史。

     宣讲企业文化制度与进行钢厂历史教育,这是我们新员工培训的两项主要内容。“宁钢号”无异于一个小型企业博物馆,向员工输送企业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我们将这种培训活动称为“一日走遍60年”,一边是沧桑的火车,一边是现代高楼,参观的过程如同穿梭历史长街。我坚信,人一旦对不易有了感同身受,从而就会加倍珍惜眼下拥有。可以说,这个基地已经成为了宁钢的文化教育符号。  

 

 

 

本文节选2021年11期《中国收藏》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222.jpg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收藏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收藏》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收藏》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推荐阅读: